两会动态(第11期)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0-12-1 16:25:10点击率:5419:
全省企业精细化管理经验交流现场会议
在泰安召开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省企业管理大会精神,加大先进管理方法的推广力度,引导企业加强精细化管理,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省经信委于11月22日-23日在泰安召开了全省企业精细化管理经验交流现场会议。会议针对我省企业管理方式粗放、精细化程度不高的现状,特别是当前生产要素价格不断上涨、企业增支减利因素增多、盈利空间缩小、生产经营难度加大的新形势,有针对性的邀请了获得首届山东省企业管理奖的鲁南化肥、泰山钢铁、岱银纺织等三个精细化管理优秀企业作了典型经验交流发言,并赴岱银纺织集团进行了现场观摩学习。会议指出,要把加强企业精细化管理作为新形势下克服困难、做大做强企业、保证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突破口,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切实抓紧抓实抓好。
与会人员普遍表示,这次会议开得非常及时、特别重要,抓住了当前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和薄弱环节,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对于引导和帮助企业加强精细化管理,推动我省企业管理由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变,促进企业平稳较快发展,必将发挥重要作用。省经信委副主任安勇坚、泰安市副市长闫新建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各市经信委和200多家企业参加了会议。
鲁南化肥、泰山钢铁、岱银纺织等三个优秀企业的精细化管理演示文稿可登录聊城市企业联合会、聊城市企业家协会网站lcec.org.cn下载。
国务院:企业经营状况恢复到危机前水平
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人力资源研究培训中心、国务院研究室工交贸易研究司、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企业分配局、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部、全国工商联研究室共同发起组织的《2010中国企业经营者问卷跟踪调查报告》近日发布。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企业经营者认为当前宏观经济持续回暖,经济运行在国际金融危机后渐入正常轨道,企业经营景气状况逐步恢复到危机前水平。
当前社会各界对经济运行情况及企业经营情况十分关注,为了了解企业家对企业经营外部环境的评价、对宏观政策的看法以及进一步加快经济转型的意见和建议,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组织于今年8月至10月实施了2010年中国企业经营者问卷跟踪调查。
调查报告显示,当前企业订货情况良好,产销逐步回暖,库存趋于正常,企业盈利情况逐步好转,产品销售价格基本平稳,企业经营景气状况逐步恢复到危机前水平。不过,企业经营者认为目前需求结构失衡的问题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政府投资需求相对活跃,但是民间投资尚未充分启动;外贸出口需求仍明显不足,消费增长亟待突破;人工成本上升、能源原材料成本上升、缺乏人才等已成为当前企业经营发展的主要困难,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依然突出。
在对未来的预期上,调查发现,一方面企业经营者对企业经营前景保持信心,主要体现在企业用工和投资计划平稳回升、预计未来订货情况和盈利水平良好,另一方面企业经营者对未来经济运行持谨慎乐观的态度,认为未来通胀压力趋于增强。
调查结果显示,与前两年相比,企业经营者对企业外部环境的评价大多有不同程度的回落,其中对执法环境、金融服务环境、中介服务市场环境等方面的改善期待较高。调查同时发现,企业经营者认为企业合同正常履行情况、市场服务条件和企业产品出口服务条件等方面完善的效果比较明显。
调查表明,面对经济转型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一方面部分企业开始主动寻求产业转型和产业转移,增加创新投入、引进人才和更新设备的意愿明显提高;另一方面企业经营者期望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步伐,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尽快制定《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实施细则,优化民间投资环境,进一步激发民营企业家的创新动力和发展热情,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外部环境。
财政部:1-10月财政收入同比增长21.5%
10月份,全国财政收入7860.31亿元,比去年同月增加1015.38亿元,增长14.8%。其中,中央本级收入4132.31亿元,增长8.6%;地方本级收入3728亿元,增长22.6%。本月全国财政,特别是中央本级收入延续了下半年以来较低增长趋势。
10月份主要收入项目情况:国内增值税同比增长18.5%,国内消费税同比增长6.7%,营业税同比增长16.6%,企业所得税同比下降8.6%,个人所得税同比增长22.4%,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同比增长35.3%,关税同比增长31.9%,车辆购置税同比增长44.1%,出口退税同比增长59.2%相应减少财政收入。
1-10月份累计,全国财政收入70899.8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2536.02亿元,增长21.5%。其中,中央本级收入37362.67亿元,增长19.3%;地方本级收入33537.15亿元,增长24.1%。财政收入中的税收收入62895.14亿元,增长22.6%;非税收入8004.68亿元,增长13.6%。
今年以来,全国财政收入增长呈逐步回落态势:第一季度增长34%,第二季度增长22.7%,第三季度增长12.2%,10月份增长14.8%。1-10月累计全国财政收入与2008年同期相比,增长30.6%(其中中央本级收入增长25.1%),折算到两年中年均增长14.3%(其中中央本级收入年均增长11.8%),是恢复性增长。预计后两个月,受经济增长趋缓以及去年同期收入基数继续抬高等因素影响,财政收入还将继续较低增长态势。
10月份,全国财政支出6488.3亿元,比去年同月增加1805.04亿元,增长38.5%。其中,中央本级支出1476.49亿元,增长51.7%;地方本级支出5011.81亿元,增长35.1%。1-10月累计,全国财政支出60993.2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1107.2亿元,增长22.3%。其中,中央本级支出12600.49亿元,增长18.9%;地方本级支出48392.77亿元,增长23.2%。全国财政支出主要项目;教育支出8415.15亿元,增长19.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635.49亿元,增长26.9%;一般公共服务支出6398.9亿元,增长14.5%;农林水事务支出4898.02亿元,增长15.1%;城乡社区事务支出3987.24亿元,增长25%;交通运输支出3941.77亿元,增长43.4%;公共安全支出3760.75亿元,增长15.1%;医疗卫生支出2077.69亿元,增长32.1%;科学技术支出2465.23亿元,增长52.7%;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支出2134.61亿元,增长18.3%;住房保障支出1477.49亿元,增长21.4%。
前10个月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36.3%
近日,海关总署公布今年前10个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情况。据统计,1至10月,我国进出口总值23934.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36.3%,进出口规模已经超过去年全年水平。其中出口和进口规模也分别超过去年全年水平,出口12705.9亿美元,增长32.7%;进口11228.2亿美元,增长40.5%;贸易顺差为1477.7亿美元,减少6.7%。
海关统计显示,10月份我国进出口值2248.1亿美元,增长24%。其中出口1359.8亿美元,增长22.9%,比上月放缓2.2个百分点;进口1088.3亿美元,增长25.3%,比上月提高1.2个百分点。
今年前10个月,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11918.2亿美元,增长40%,高出同期全国进出口增速3.7个百分点。其中出口5791.1亿美元,增长36.5%,高于同期全国出口总体增速3.8个百分点;进口6127.1亿美元,增长43.6%,高于同期全国进口总体增速3.1个百分点。一般贸易项下出现贸易逆差336亿美元,较2009年同期增长12.9倍。同期,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9389亿美元,增长30.5%,其中出口5975.1亿美元,增长28.4%;进口3413.9亿美元,增长34.3%。加工贸易项下贸易顺差2561.2亿美元,增长21.3%,相当于同期总体顺差规模的1.7倍。
在于主要贸易伙伴双边交易中,前10个月中欧双边贸易总值3884.2亿美元,增长32.9%。同期,中,美双边贸易总值为3102.1亿美元,增长29.8%。前10个月,我国与日本双边贸易2392.8亿美元,增长31.3%。其中,我国对日本出口970.8亿美元,增长23.5%;自日本进口1422亿美元,增长37.2%;对日本贸易逆差451.2亿美元,增加80.2%。同期,我国与东盟双边贸易总值达2354.4亿美元,增长42%。其中,我国与东盟出口1111.4亿美元,增长34.9%;自东盟进口1243亿美元,增长49%;对东盟贸易逆差131.6亿美元,增长11.7倍。
海关统计显示,10个月,广东进出口总值6272.8亿美元,增长30.1%。同期,江苏、上海和北京进出口值分别为3780.6亿、2988.8亿和2432.6亿美元,分别增长39.5%、35.4%和42%。此外,浙江、山东和福建进出口值分别为2061.2亿、1528.3亿和874.5亿美元,分别增长35.1%、36.1%和36.6%。上述7省市进出口值合计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83.3%。
此外,前10个月中西部地区外贸进出口增长显著,其中甘肃进出口总值60.6亿美元,增长1.2倍,高于同期全国进出口总体增速81.8个百分点;云南、西藏和江西进出口分别为109.1亿、5.8亿和160.8亿美元,分别增长84.5%、83.5%和65.6%,分别高于总体增速48.2个、47.2个和29.3个百分点。
在出口商品中,前10个月,我国机电产品出口7504.2亿美元,增长32.9%,高于同期我国总体出口增速0.2个百分点,占同期我国出口总值的59.1%。其中电器及电子产品出口3094.2亿美元,增长30.7%;机械设备出口2507亿美元,增长33.8%。同期,在部分传统大宗商品中,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出口626.2亿美元,增长29.4%,较前9个月(下同)回落1.3个百分点;家具出口263亿美元,增长32.8%,回落1.1个百分点;玩具出口84亿美元,增长28.9%,回落1个百分点。同期,服装出口1050亿美元,增长19.5%,较前9个月加快0.5个百分点;鞋出口276.6亿美元,增长26.4%,加快0.2个百分点;箱包出口141.8亿美元,增长39%,加快2.2个百分点。
在进出口商品中,前10个月进口初级形状的塑料1952万吨,下降1.2%,进口均价为每吨1809.4亿美元,上涨27.3%;进口大豆4390万吨,增长25.8%,进口均价为每吨442美元,上涨1%。此外,进口机电产品5363.2亿美元,增长38%,其中汽车64.3万辆,增长1.1倍。
消息称节能环保产业规划已获国务院批准
由国家发改委会同环保部等部门编制的《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已经通过国务院批准。
作为“十二五”时期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之一,《节能环保产业规划》将对节能产业、环保产业和循环利用产业提供技术、产品和服务等支持,促进绿色经济产业链的形成与发展。
据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介绍,中国环保产业在未来较长时间内仍将保持年均15%-20%的增长速度,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环保产业市场之一。“十二五”期间,我国的环保投资需求将比过去的五年增加一倍以上,超过3万亿元。
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巡视员何炳光介绍,在《节能环保产业规划》的具体结构上,分为节能产业,环保产业和资源的循环利用三个方面。
在节能产业方面,主要方向是发展高效节能技术和装备,包括锅炉窑炉、电机及拖动设备、余热余压利用装备、节能监测技术和装备,重点示范推广稀土永磁无铁芯电机、基于吸收式换热的新型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技术等。
同时,《规划》中亦关注推广高效节能产品及推动节能服务产业的发展。《规划》将推动节能服务公司为用能单位提供节能诊断、设计、融资、改造、运行等一揽子服务,并以节能效益分享方式回收投资的市场化节能服务模式。
而在环保产业方面,《规划》提出发展先进环保技术和装备,包括污水、垃圾处理,脱硫脱硝,高浓度有机废水治理等。
根据环保部政研室主任夏光的理解,就是“把所有能够通过市场的办法解决的,以节能环保为目的的产业活动都纳入到规划中”。
节能环保等新型产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我国实施的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中,有2100亿元用于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环境建设,而目前规划的一系列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也将发展循环经济作为产业升级与结构调整的重要措施之一。
尽管我国环保产业有了一定规模,但总体而言缺少原创性开发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有限;同时,产业政策体系发展也很不完备。
夏光透露,目前获批的《节能环保产业规划》属于意见性和导向性文件,而涉及具体的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的政策支持,目前还在研究中。“节能环保企业今后将有望获得更多的税收优惠。”
何炳光表示:“完善促进绿色经济发展的政策机制,仅仅依靠市场机制往往无法解决所有问题,要求政府制定和完善促进绿色循环经济发展的产业,财政、税收、金融、投资等方面的激励和约束性的政策,引导社会资金投向绿色经济。”
据其介绍,面向节能环保产业的财政政策制定的主要方向,是继续落实和完善已经出台的有关节能环保、资源利用、新能源发展等方面的税收优惠政策。同时要推进重点节能工程,加强政府采购中的循环再生产品的比重。
根据目前的《企业所得税条例》规定,从事节能环保企业可以得到“三免三减半”,即第一年至第三年可免交企业所得税,第四年至第六年减半征收的优惠的基础上,有关部门还在考虑是否可以将15%的所得税再减半。
而金融政策的制定方向,则是继续加大对节能环保产业的信贷支持力度,鼓励企业融资上市等。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9 聊城市企业联合会 聊城市企业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聊城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技术支持:聊城大学
电话:0635-8362658 传真:0635-8362658
访问统计:您是第8381位访客
电话:0635-8362658 传真:0635-8362658
访问统计:您是第8381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