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远企:地方金融机构防风险要和公司治理紧密结合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1-4-25 10:53:24点击率:540:
继去年GDP实现正增长后,今年一季度,我国经济迎来“开门红”。经济稳定恢复,离不开金融的大力支持。今年以来,金融业将服务实体经济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信贷规模适度增加,信贷结构持续优化,有效助力市场主体渡过难关、恢复正常经营和生产,并充分挖掘新动能和新的增长潜力。
在经济复苏过程中,仍有一些风险值得关注和警惕。其中,一些小微企业经营还存在困难,或将加大不良贷款反弹压力。部分地方金融机构风险暴露,公司治理亟待完善。此外,在对外开放过程中,中资机构参与国际市场也面临着不少风险。围绕这些问题,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肖远企4月20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期间接受了包括《金融时报》在内的小范围媒体采访。
不良资产反弹压力较大
不良贷款处置情况及反弹压力依然是当前银行业关注的重点。
经济周期叠加疫情影响下,银行不良贷款上升,今年一季度末,不良贷款余额3.6万亿元,较年初增加1183亿元;不良贷款率则较年初下降0.02个百分点,为1.89%。针对不良贷款上升而不良率下降,肖远企表示,和去年同期及年初相比,一季度贷款增长比较快,所以不良贷款出现了“一升一降”的现象。一季度,人民币贷款新增7.7万亿元,同比多增5741亿元,增速为12.6%。
为帮助小微企业缓解暂时流动性紧张,去年3月,有关部门出台了阶段性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并在当年先后两次延期。2020年全年,银行业累计对6.6万亿元贷款实施延期还本付息。本应于2021年3月31日前到期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自今年4月开始又迎来第三次延期,至2021年12月31日。
肖远企称,随着生产经营逐步恢复,预计中小微企业活动也会走上正轨。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帮助一些企业渡过难关,特别是去年和今年年初。“我们预计这些小微企业在今年年底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到期的时候绝大部分是会享受到政策延期带来的好处,最终会走出困难,如期偿还贷款。”
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再度延期显然纾解了银行业不良贷款反弹的暂时性压力。不过,这难以解决有些企业的根本性困难。肖远企也坦言,疫情给小微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仍不容忽视,有些企业可能因经营困难而造成信贷违约。当前不良贷款的反弹压力还是比较大的。要对未来不良贷款有充分的估计,提前做好准备。
近年来监管部门引导机构强化风险防范,加大不良处置力度。根据银保监会数据,过去几年,我国银行业每年处置不良贷款规模达2-3万亿元,累计处置规模超过12万亿元,既有效化解了银行信用风险,又为信贷增长腾出了新的空间。
将防范风险与公司治理相结合
“部分地方金融机构风险有所暴露,内部治理和外部监管有待完善,需要高度重视。”金融委第五十次会议指出。当下,金融机构如何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防范风险、稳健运行,已是不容回避的课题。
正视风险、认识风险是第一步。肖远企表示,地方金融机构整体经营稳健,但确实在风险和经营上存在结构性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体现于地区、机构之间,有的机构不良资产率还比较高。从监管的角度来说,要做到“心中有数”,早发现、早识别。其次,要想办法缓释机构存量风险。2017年以来,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了有益经验,采用兼并重组、托管、联合重组、引进战略投资者等方式,有效化解了一些中小金融机构风险。
对于金融机构而言,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关键是要和健全公司治理紧密结合起来。“总结和吸取过去出现高风险机构的教训,最主要的结论就是公司治理不健全。”肖远企表示,“化解地方中小金融机构风险,一定要和公司治理结合起来,这些机构不能再重蹈覆辙,其他机构也不能效仿他们的做法。”
公司治理不健全突出表现在大股东操纵和内部人控制两方面。比如,有些大股东通过隐蔽交叉持股,控制高管人员提名考核,将自身利益凌驾于金融机构之上。“只要股东有不良企图,和高管勾结,就会违法违规进行关联交易,输送利益。”肖远企表示,要从建立有效制衡的股权结构,实现股权结构的平衡、优化,以及重新梳理、再造监督制度和流程,强化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督入手,完善公司治理,让类似风险事件发生“没有渠道、没有手段”。
此外,肖远企还介绍,今年将继续推动中小银行通过地方债资金补充资本。但补充资本不是唯一目的,应同时完善银行治理机制。在谈到中小银行异地展业的问题,他也表明了“不鼓励”的观点,“地方小银行最熟悉的就是本地市场和某些区域市场,对当地客户的情况和风土人情熟悉,也是它们最优势的。实践也证明远距离做业务风险整体水平比在当地要高,中小银行不要盲目跨区域经营。”
中资银行开拓业务要匹配风控水平
2018年以来,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蹄疾步稳,银保监会陆续出台34条银行业保险业对外开放措施,为吸引外资来华设立机构、提升国内金融市场竞争力发挥了积极作用。
肖远企表示,“过去几年,一些外资保险公司在华经营区域方面有了扩展,在机构设置、产品供给、参与中国发展等方面都有很大进展。”下一步,要把已经推出的开放措施落实、落细,还要根据新的情况推出新的政策。谈及开放领域,他透露,将在保证金融安全的前提下引入更多有特色、有专长的外资财富管理、不良资产处置和保理公司,这些机构可以通过设立分支机构、独资或者合资机构,也可以与中资同业开展产品、技术、人才、股权合作,相互借鉴与学习。
与此同时,对外开放举措相继落地也给更多中资金融机构带来了参与国际市场的更多机遇。不过肖远企提醒,机构在开展国际业务和在国内做业务并不一样,大多数银行可能对国际市场不是很熟悉,另外还需防范好国别风险、汇率风险、反洗钱合规风险等。
针对中资金融机构在开拓国际业务时如何更好防风险,肖远企给出了的四点建议:
一是经营国际业务必须遵循各个国家地区的法律、规则、制度;
二是遵循“了解你的客户”(KYC,know-your-customer)原则,在机构内部建立这样的制度;
三是拓展业务要与自身的风险管控能力相匹配,提高风险识别与管控能力,量力而行;
四是要循序渐进推进业务,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和配置能力慢慢摸索。
回到首页    
Copyright @ 2009 聊城市企业联合会 聊城市企业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聊城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技术支持:聊城大学
电话:0635-8362658 传真:0635-8362658 
访问统计:您是第8381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