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汽、中国重汽、北汽福田、陕西重汽、上汽红岩、大运汽车……”10月13日,记者在山东贞元汽车车轮有限公司的合作客户名单上数了数,仅行业内知名大型企业就有近20家。这份名单也见证了贞元车轮的成长。几年时间,它由一家名不见经传的汽车配套企业,成长为专注于轻量化汽车车轮设计研发、生产、销售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在轻量化车轮领域市场占有率高达40%,稳居国内行业第一。
贞元车轮的成功源于其近年来持续不断的研发投入。该公司研发的多款产品拿下荣誉无数:28千克车轮是全球最轻的钢制重卡车轮,主导产品旋风轻量化车轮市场占有率稳居国内行业第一,新款一体轻量化高承载无内胎车轮性能指标超过国家及行业标准近3倍。
众所周知,创新是一种高风险行为。但过去几年里,类似贞元车轮这样的企业在我市越来越多。据统计,2021年全市全社会研发投入总量达到80.86亿元。2022年我市的研发强度超过3%,并入选该年度创新驱动发展和创新能力提升成效明显督查激励市名单。
这背后是我市在大环境方面的持续发力。我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加大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聚焦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高质量发展,通过政策的持续加力、创新激励机制的不断完善,激发市场主体创新活力,发挥科技对经济发展的引领作用,全市科技实力稳步提升、创新动力持续增强。
高点推进是重要因素。围绕引导企业建设研发机构,我市于2021年成立了高规格的市委科技创新委员会,把科技创新提高至全市层面统筹推进。为更好发挥研发机构平台支撑作用,全面提升科技创新供给能力,我市在全省率先开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行动,通过“研发机构先建一步、企业推动一步、产学研提升一步”的“三步走”方式,促进全市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2020年以来,共推动1100余家规上工业企业建设了各类研发机构,按照“有场所、有人员、有投入、有设备、有项目、有制度”的标准,实现了研发机构全覆盖,引导规上企业建立持续稳定的研发经费投入机制。
政策激励是帮助企业消除后顾之忧的关键。近年来,我市为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聊城市企业研究开发财政补助实施办法》《聊城市“人才飞地”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支持企业创新发展的政策措施。通过积极落实高新技术企业奖补、企业研发投入财政补助、省级重大研发项目奖补、科技创新平台奖补、科技人才配套资金等奖补政策,2021年和2022年市财政分别拨付各类科技奖补资金7984.37万元和7495万元。政策的叠加,实现了企业研发由被动投入到主动投入的精彩转身。
创新行为更多靠的是“智”的汇聚。广泛的智力支持,是促进我市制造业企业创新的重要依托。过去几年,我市不断深入推动产学研合作,开展了“落实黄河战略赋能制造业强市”产学研合作系列活动,先后同中科大、国科大、西安交大等高校院所开展对接,对100余项产学研合作项目进行支持。并引导大企业加强产学研合作,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开展科技攻关,加大研发投入,带动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提升。
数千万奖补资金补充到了企业的研发机构建设“资金池”;26项市级科技重点研发计划和77项科技型中小企业攀登计划项目推动重点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多次承办中国创新挑战赛(聊城)现场赛、科技成果直通车等活动,通过“揭榜比拼”等方式为100余家企业匹配解决技术需求200余项……我市正在通过帮助引导企业持续增加研发投入,让制造业企业“老树发新枝”,也使强市之基越来越牢。